有关地暖误解观点的分析(二)
上期文章中,麦迪斯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地暖安装后,选择木地板时存在的一些误区,本期继续就这个话题进行补充,请您认真阅读噢!
误解5. 地板下面铺细木工板更牢固
有些朋友在装修时,为了增加地板的牢固程度和脚感,特意在地板下用细木工板来打底,这种做法在铺装地暖地板时尤其不该。在地暖地板下面铺胶合板或细工木板,不利于热量传导,无形中使热量在传导过程中增加损耗,如果选购的细工木板的环保质量不过关,很容易导致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超标。若这些细木工板的含水率不达标,铺装后水分受热蒸发,会引发地板起拱等现象。因此,在地暖地板下面用细木工板打底,实在是弊多利少。
误解6. 铺装地暖地板必须用悬浮法
由于地暖系统的特殊结构,铺装地板时水泥地面不能打钉。因此,长期以来铺装地暖地板只能采用悬浮法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出现了一种特别适合于地暖系统的“快装龙骨”法,这种龙骨铺装时不用打钉,用胶直接将龙骨固定在水泥地面上,然后通过龙骨上的卡扣将地板固定在龙骨上。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地板的脚感,由于龙骨之间留有空间,空气能够在地板上下对流,也有利于热量的循环对流,使地板受热更均匀,变形系数变小,这种铺装方法已被大面积使用。
误解7. 地板铺装完无须做验收
地暖地板安装完毕后,除了要进行常规的验收外,最重要的是要对地板进行升温验收。地板铺设竣工后或入冬后取暖,第一次升温地暖系统时,应缓慢进行。当基础地面温度升至25℃,应当保持恒温12小时至24小时,之后再缓慢升温至要求的室内温度,温度不宜过高,木地板的表面温度应小于或等于28℃。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至30℃以上,不仅会损耗热能、缩短地暖系统的使用寿命、发生安全隐患,还会使地板出现扭曲、拱起、开裂等问题。因此,在铺装完地暖地板后,一定要对其做环保验收,确保游离甲醛释放量合格。
误解8. 地板上可随意摆放家具
人们对于家庭装修越来越追求个性化,许多个性化的组装家具应运而生,可以根据主人的喜好任意拼装,随意摆放。如果您铺设了地暖系统,在选购家具时需格外留意,因为很多家具都是底层直接与地面接触的“无腿”家具。如果室内铺装的是地暖地板,家具、地毯大面积直接覆盖地板,容易出现热量淤积,不仅浪费了热能,还容易导致地板受热不均,出现变形、开裂等情况。